党性教育是党员一生的必修课

2016-05-17 xhsdzd 1165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性教育必须贯穿于党建始终且处于核心地位,帮助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权力观、事业观,政治立场坚定,克己奉公,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党性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党员的天职和使命。

创新实践党性教育方式方法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旨在不断提高党员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科学把握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完成现实任务的能力和水平。党性教育,核心是筑牢共产主义理想,目标是切实增强践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巩固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地位。

党性教育的时代性

党性教育的时代性源于党员主体身份。党性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持续不断的党性教育和磨练,是我党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早期,大部分党员来源于非无产阶级,又未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惟有通过党性教育,才能解决党员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转折点,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三个代表”学习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构建,使党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党性教育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踏上了民族复兴的快车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指日可待。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抓住了党建工作的龙头—党性教育,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全方位、全覆盖,通过富有时代感的党性学习教育,强化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党性教育进入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新时代,为圆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政治、作风和文化保障。

2013年,为了排查清除党内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中央部署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反对“四风”为聚焦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教育和批评和自我批评方式锤炼了党性意识、党性观念、党性原则,增强了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014年 3月 9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党员中“不严不实”问题,提出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2015年党中央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学习教育。通过思想、作风、党性上的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营造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社会环境,凸显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

为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提升党员党性的先进性、纯洁性,强化组织纪律、规范言行,保障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6年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要求党员从学习党章入手,重温入党誓词,唤醒党员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将党章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再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能繁荣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因此,我们党要完成历史使命、战胜风险挑战,必须强身健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作风建设入手,目标直指党内“关键少数”。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则由“关键少数”向普通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如何做合格党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将进入冲刺阶段,我们党面对的责任使命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惟有全党凝心聚力,引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才能圆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历史性、使命性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结晶。党性观念决定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12年 11月 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性是党员最大的德。党性教育首先要学好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是党性修养的标准和尺度,努力践行党章是党员的天职。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党员必须弄清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要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上强调。

群众的底线是道德,共产党员的底线是党纪。《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拓展、规范和升华了“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准则》重在立德,立德向善,《条例》重在立规,立规惩恶,使以德治党和依规治党相得益彰。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清醒。一些党员政治上不够坚定,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是非不清,源于理论糊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时代制高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开拓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

如何做合格党员,习总书记给出了答案: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他指出,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答案和要求,要成为合格党员,重点是强化党性修养、党性观念和党性原则。关键是要牢固确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公正廉明、无私奉献的道德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始终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先进性、道德上的纯洁性,廉洁自律,成为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与我们联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
电话:010-8836 6616
传真:010-8836 6690